1、培養定位
本專業面向機械、船舶海工及國防行業,培養掌握扎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解決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具備職業道德、社會責任、團隊合作、國際視野、創新意識與自主學習等綜合素質,能勝任機械(特別是船舶與海工)裝備設計制造、應用研究、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2、專業發展
本專業辦學歷史悠久,起源于 1953 年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船舶工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首批設立的三個專業之一——“機械制造”專業,并于1978 年升格為“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本科專業,最終于 1999 年隨著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的調整更名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1978 年至今,本專業共培養本科畢業生 3500 余名。
本專業于 2011 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2012 年入選江蘇省高等學校“十二五”重點專業(機械類)建設項目、 2018 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效期6 年,有條件)、 2019 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期檢查。
目前本專業招生規模約為 120 人/年,在校學生為 459 人,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 98%以上,且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學生畢業 5年左右多數成為單位部門的技術骨干。
3、專業特色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 56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28人、 41 人擁有博士學位(博士化率超過 73%),擁有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和優秀教學團隊各 1 個、江蘇省“優青”1 人、江蘇省“特殊貢獻專家” 2 人、江蘇省“ 333 工程”高層次人才 8 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其他省級人才 21 人。
本專業教師潛心教學,堅持專通結合、產教融合、科教一體,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行業新技術、新成果與傳統專業知識體系深度融合,構建了適應船舶與海工裝備行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課程體系,在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船舶主輔機、甲板機械等裝備設計與制造等領域,形成鮮明的專業優勢。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 1 項、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 門、省級精品課程 9 門,主編出版教材 11 部、獲批各類教改課題 30 余項。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以“低年級重普及,高年級重提高”為指導思想,推動低年級學生廣泛參與各種科技文化活動,高年級學生全部參與校“本科創新”計劃并擇優推薦參加“互聯網+”、“挑戰杯”等高端賽事。近五年,本專業學生學科競賽成績斐然,獲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江蘇省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江蘇省“互聯網+”二等獎,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大學生英語競賽省賽二等獎等省級以上學生科技競賽獎項百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