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同志始終把矢志報國作為根本任務,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不忘入黨初心、牢記科學使命,在科學研究、學科競賽、學術交流等方面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瞄準國家戰略、挺進深海前沿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將深海潛水器作為實施戰略的核心裝備。該生提出了一種階梯厚度的耐壓新結構,顯著提高了結構效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為我國深海探索提供技術支持。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或第二)發表高水平SCI論文3篇,其中海洋工程一區Top級期刊1篇,JCR二區2篇。積極參與了5項與深海耐壓裝備相關的專利撰寫工作。該生的目標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技術應用,盡全力打造深海新型耐壓結構專利池,為深海工程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二、勇挑學科重擔,展現競賽魅力
參加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該生學術生涯中的重要競賽經歷。在比賽中,該生團隊有幸分別獲得了國賽特等獎和國賽銀獎,這對該生來說是一份特殊的榮譽。這一成就不僅代表著對該生個人能力的認可,還為該生的研究工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三、積極對外交流,提升國際水平
積極響應學校“推進高質量發展強化進位爭先”的號召,開展對外交流,擴大學校國際影響力。去年10月,該生代表學校參加了由我校協辦的第12屆國際水下技術學會(SUT)技術會議,在《PRESSURE VESSELS》專場作學術交流。該生所作的學術報告被評為優秀報告,得到了專家學者們的高度認可并榮獲“The Best Report”獎。同年11月,該生的創新研發工作得到學校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的廣泛報道,高度認可其在海洋工程耐壓結構領域的探索,為我國的深海探索事業貢獻了獨特的智慧和力量。
湯寅輝同志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老師、向同學、向群眾詮釋“什么是科研使命、什么是學者堅持,什么是黨員信仰”。